当前位置:中国放生 > 放生功德 >

沈阳放生的好地方,第二届中华母亲节论坛在沈阳慈恩寺举行

文章出处:未知责任编辑:admin作者:admin 发表时间:2024-02-16 11:59 字体大小:【

一、太原放生园放生螺蛳

1、沈阳慈恩寺方丈盖忠大和尚致辞

2、沈阳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局长杨志宏致辞

3、大菩文化辽宁讯第二届中华母亲节论坛在沈阳慈恩寺举办,本次论坛主题:以仁孝为本、树慈爱家风。

4、母爱是世上最伟大而无私的爱,是人类最崇高而持久的爱。正是由于它的遗传生息,才有了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的道行,才有了爱这个世界永恒的主题。中国设立自己的母亲节,是维系中华文化血脉、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,符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。

5、5月4日,沈阳市慈恩寺举办第二届中华母亲节论坛,来自辽宁省内的专家学者及信众代表近200人参加了论坛。沈阳市民族和宗教局局长杨志宏出席并讲话。

6、论坛通过社会各界人士主题演讲、诗词朗诵和曲艺表演等传统文化形式,深入挖掘和展示“孝道”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需求,与时俱进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历史文化,使孝道文化生活化、常态化、家庭化、社会化,从而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,引导广大信众爱党、爱国、爱家、爱教。

7、杨志宏局长对此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。她指出,佛教界通过鲜活的形式和载体,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作出表率。希望宗教界与时俱进地弘扬中华“孝”文化,将其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,融入到红色文化、革命文化之中,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诠释。积极引导广大信众做至孝至善之人,做到“大孝爱国、中孝爱岗、小孝爱家”。

8、此次中华母亲节论坛是佛教界坚持中国化方向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,是沈阳广大信教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。下一步,慈恩寺将开展“献礼建国70周年”系列活动,把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向深入。

9、大菩文化辽宁讯中秋月圆,人间月半,以诗缅怀,中秋吟咏。9月25日,在盛京古刹慈恩寺内举行“露浥婵娟——冰天诗社首届赏月诗会,”此次活动由冰天诗社、诗潮杂志社主办,沈阳慈恩寺承办。此次活动是2018年6月10日冰天诗社正式复社以来的第一次活动。为纪念函可大师入沈370年,冰天诗社集文人著雅集,绘诗意于盛京,借此次“露浥婵娟——冰天诗社首届赏月诗会”将盛京沈阳渲染的诗意盎然。

10、赏月诗会由辽宁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张明主持,60余位文化大家、10余家诗社代表出席此次活动。诗会现场,朗月当空,诗声琴韵,雅意和弦。一部沙画——《函可》拉开此次诗会的序幕,沙画生动再现370年前,作为清朝文字狱第一人的诗僧函可大师,被流放盛京,奉旨焚修慈恩寺,并与好友左懋泰等人,成立东北第一诗社——冰天诗社的过往。片云天共远,永夜月同孤,精彩的沙画,再现人生异彩。

二、黑龙江公园放生老鳖

1、随后,冰天诗社社长初国卿致辞赏月诗会,冰天诗社成员张玉兴以饱满的感情朗诵函可诗《花月歌》,一曲古琴《关山月》的演奏,道出了悠悠千古聚散离合之情。现场诗人举头望明,低头吟诗。辽沈地区著名文化大家李正中、王绵厚分别为此次诗会题诗一首并由学生代为吟诵,冰天诗社名誉社长李仲元、辽宁大学教授王向峰、原辽宁省文联主席郭兴文、冰天诗社社长初国卿、辽宁省文联研究员孙丕任、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卢林以及各诗社代表现场题诗并吟诵。年仅11岁的冰天诗社成员现场所作诗篇赢得现场阵阵掌声,传承优秀中华诗歌的传统得到充分发挥,盛世诗潮,后继有人。

2、本次赏月诗会分为四部分:“序——冰天续曲”、“风——露浥婵娟”、“雅——飞花吟月”、“颂——续写新篇”。通过诗会现场吟诗、飞花吟诗及诗词接龙等方式,来吟诗诵月。同时还穿插了诗词讲座等,与会的诗人、学者们纷纷表示:此次雅集,佳作迭出,成为近些年来辽沈文人雅集,诗人兴会,歌咏盛京,传唱沈阳的最好范例。

3、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:“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灵魂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,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,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”此次“露浥婵娟——冰天诗社首届赏月诗会”不仅进一步弘扬函可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火种的文化精神,也对建设文化高原,攀登文化高峰,促进辽海地区的文化繁荣具有非常之意义。(现场记者:

4、纪念函可入沈370周年暨冰天诗社复社座谈会于沈阳慈恩寺举行

5、沈阳慈恩寺2018年度总结及2019年度计划会议

6、慈恩寺住持盖忠法师致辞

7、历届赏月诗会于沈阳慈恩寺举行

8、大菩文化辽宁讯2018年,沈阳市慈恩寺在文化建设、道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,成立了冰天诗社、开设了儒释道文化论坛和辽沈地区的首次大规模诗会,并依丛林传统恢复了禅佛七。

9、慈恩寺住持盖忠法师号召僧众响应国家宗教政策,并对2019年寺院的发展提出两点规划:

10、自2019年起定期举办僧伽培训班,加强道风、学风建设,培养青年僧才。定期开展佛教史及佛教基础知识学习,开设书法、绘画等课程,旨在提高僧众整体素质及寺院管理水平,培养佛教优秀弘法僧才,丰富僧人的文化知识素养。


参考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