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中国放生 > 放生起源 >

重庆花龟放生,观赏鱼一般放生在什么地方

文章出处:未知责任编辑:admin作者:admin 发表时间:2023-01-03 11:55 字体大小:【

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,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。所有素食者都能够体会到的共同目的是静心。

素食不就是讲饮食的问题吧?还有什么其他的?

  当然不止了!就好像驾车那样,一开始学习驾驶的人会问:如何开车?刹车?拐弯?车子坏了怎么办?……

  但是,当一个人学会驾车了,这些事情都不再考虑了,而是转向真正驾车的目的:节省时间到达目的地?为了谋生赚钱送货载客?为了驾驶郊游乐趣?……

  谈素食,初尝素食的人都会很关注素食的问题,例如怎么吃啊,吃什么啊,如何吃得健康啊……

  当这些基本问题都解决了之后,这些事情就不在考虑之列,而是真正开始考虑素食的目的:每一个人选择吃素的目的都不同,有人为了健康治病,有人为了环保人权,有人为了保护动物,有人为了宗教信仰……但是,所有素食者都能够体会到的共同目的是静心。

素食并不止于不吃动物

  很多人以为,素食就是指不吃肉,只吃植物性食物。虽然这也是素食的基本定义,但是素食者还有不同看法。例如,佛家的素食者主张不吃五辛,即葱蒜韭菜等;又如印度修炼瑜伽者,主张不吃惰性食物,其中包括菇菌类。

草鱼可以放生在公园湖里面吗

  为何这些植物性的东西素食者也不能吃?先说葱蒜,在《黄帝内经》中有一段话,“黄帝曰:辛走气,多食之,令人洞心,何也?少俞曰:辛入于胃,其气走于上焦,上焦者,受气而营诸阳者也,姜韭之气薰之,营卫之气,不时受之,久留心下,故洞心。”《灵枢五味论》

 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,姜、韭菜等辛味食物,多食则让人“洞心”,是指食物进入胃之后,其气上行太过,气有余而留在心下,故此出现一种不适感觉。“洞心”通俗一点的讲,其实就是“心烦”,称为洞心是强调一种空虚感,胸中空洞不适的感觉。

为何素食者会受到五辛影响

  素食者不吃五辛、惰性食物,是因为这些食物会影响人体,让人觉得心烦、昏沉。其实这些感觉,非素食者也会拥有。例如,吃了洋葱之后觉得有口气,这就是一种心烦,只是这种不适感在素食者身上更为明显。

  为何非素食者感觉不出来?这就是“荤食”的作用了。这就好像一个人,进入一家很吵的酒吧,一开始觉得很吵、心跳加速,但在里面几个小时之后就适应了,到离开才发现,原来外面世界十分宁静;又例如,刚进入一个新装修的房子里面,有一股油漆的化学品气味,觉得十分难闻,但没多久就适应了,要到下一次再进门时才闻得到。

  这是一个人的适应能力。假如长期吃肉、吃这些五辛惰性食物,长期浸泡在喧闹、气味浓烈的环境中,身体也有不适感觉,但是都被掩盖了。长期这样饮食,身体也有心烦昏沉、不舒服,只不过自己没有察觉到,还会变成性格,例如爱发脾气、意志消沉,甚至变成一种体质,长期疲乏劳累,却没有想过是饮食所致。

重庆花龟放生,观赏鱼一般放生在什么地方

  素食者饮食清淡洁净,就好像长期在一个宁静舒适的环境里面生活,外面一有噪音和臭气,就容易感觉到。故此素食者就连五辛、香菇等食物,吃下去也容易感觉到不舒服,这并不是因为素食者的肠胃差了,而是素食者的身心比较灵敏,容易感觉到自己内心与外界的变化。

素食是一个修心的过程

  从这些角度看,素食者并非单纯是不吃肉,素食者选择食物的目的,除了有考虑不杀生的原因外,终极的目标是修心。

苏州西园寺可以放生鱼吗

  很简单吧,选择不吃肉的想法,本身已经是对内心的一种挑战了。戒除吃肉就是解除“心瘾”,这种心瘾某种程度上是指一种长期的心烦意乱、内心不平静,也是长期吃肉所导致的一种身心状态。

  进一步看,不吃肉以后,不代表内心就一定平静。人的内心还是会受到七情六欲、外在环境变化的影响,但因为素食者内心经常保持平静,容易察觉到外在影响,不会被情欲带走了而不自知。因此在食物的选择上,会尽量避免让自己心烦昏沉的食物。

  在儒家与道家的典籍中,有不少记载说当时每于求道、求学,或者祭祀的时候,都主张斋戒,如《南华真经》说:“顔回问道于孔子,孔子曰:汝斋戒,吾将语汝。顔回曰:回居贫,唯不饮酒,不茹荤久矣。孔子曰:是祭祝之斋,非心斋也。”

自己放生怎么放

  在这段话里面,孔子更指出了一个观点叫“心斋”,就是说不吃肉喝酒只是祭祝之斋而已,更重要的是心斋,即内心的洁净、安宁。有这种心态,才容易学好大道。

  由此可见,提倡素食的概念比吃斋更深一层。素食并非单纯的禁忌、受戒,而是希望在调整饮食的过程中,让自己内心清净。

素食是为了身心合一

  透过饮食改变影响身心,这就告诉人们,饮食并非单纯为了身体需要了。人们在吃饭的问题上,比较多考虑是否足够营养,是否能让身体健康,如何吃能帮助治病养生……这些想法,还不是素食的最高层次——饮食直接影响人的内心。

西方有一句话说:“You are what youeat.”(你吃什么,你就是什么。)食物的性质会影响人的性格。其实中国传统也有这种观点,例如,《黄帝内经》中就记载了吃肉的人性格放纵、骄傲、刚烈,正好反映了吃肉对人性情的影响。

肉食之中含有“尸毒”,除了指对人体健康不良的毒素外,更指动物在被杀之时的愤怒、痛苦、恐惧的情绪。人类吃下以后,也会被这些情绪所影响。因此,荤食为何让人头脑昏沉,就是因为它们本身的特性不好。

  素食可以改变人的内心,倒过来说,决定素食已经是内心的转变。一个人要从非素食而改变为素食,本身已经是心先变了,立志转变自己,之后才决定在饮食上改变。而在饮食改变之后,内心又逐步随着身体洁净而产生变化,互为因果。

  素食并非单纯是一种饮食习惯,而是一种哲学、一种生活态度、人生观念,代表了前卫的绿色思想,亦是回归传统的饮食方法,是通过饮食修行,让自己身心合一,甚至与自然共融。这也是素食者容易快乐的原因。

真正的快乐并非来自欲望的满足。相反,只有内心平静、身心调和、欲求减少,快乐的源泉才会持续不断。

允中父母学堂

和孩子一起,

寻觅——那明净安宁的精神家园;

发现——那精彩美妙的至真至善;

收获——那高尚充实的生命信念!

允中父母学堂是允中文教院社会教育中心的品牌项目。秉承中国文化育人为本的教育精神,以综合国学教育“元典、乐教、医道、修身”为主骨架,以人格教育与生活教育为根本,融汇古今东西方精华,为父母们提供正己修身的成长家园,为孩子打开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料宝藏!

走弯路才是人生的常态

瀑布,是江河走投无路时创造的奇迹。

心里痛苦得过不去,仍然坚持继续走下去,走着走着奇迹就出现了。

佛学院的一名禅师在上课时把一幅中国地图展开问:“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?”

“都不是直线,而是弯弯的曲线。”“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,偏要走弯路呢?”学僧七嘴八舌:有人说,弯路,为了拉长流程,河流也因此拥有更大的流量,当夏季洪水来临时,河流就不会以水满为患了;又有人说,流程拉长,每个单位河段的流量相对减少,河水对河床的冲击力也随之减弱,这就起到了保护河床的作用……“都对!”禅师说,“但根本的原因是,走弯路是自然界的常态,走直路反而是非常态,因为河流往前时会遇到各种障碍,无法逾越,只有绕道而行,绕来绕去,避过了一道道障碍,最终抵达遥远的大海。”学僧忽然悟了,说:“人生也如河流,坎坷挫折是常态,不必悲观失望,也不必长吁短叹,停滞不前。直闯不过,就换个法子,另辟蹊径,照样抵达遥远人生的大海。”禅师说:“一般人遇困难即绕路,的确可以明哲保身,长命百岁;正如河流的源远流长,最终回归大海。但到下游时,泥沙淤积,愈流愈慢,如果它要回顾此生,也太唏嘘了吧!”

河流年轻时,也许因为无知,也许出于冲动,看到断路时,竟直闯过去,似乎找死,却没有死,只是从百米高跳下去,成就一线奇美绝伦的风景。年轻时有信仰,产生无与伦比的力量,天地都为之动容。

我们一生有过多少为了持守真理而留下的创伤,反而成就了可歌可泣的故事,有那些奇迹,才证明这一生没有白活。人生风景线,只有长命是不够的。


参考资料